來源:經濟日報
7月28日,由中國外文局指導,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式現代化與全球發展倡議國際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圍繞“什麽是中國式現代化”“中國怎樣實現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有何啟示借鑒”等問題,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展開討論。
與會嘉賓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理想、世界理念”的高度融合,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於國情的中國特色;既體現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又體現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是人類文明的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改變了西方現代化模式長期主導的世界現代化格局,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為人類發展進步貢獻了中國方案。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黨委書記楊開忠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它因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18%的比重而對世界現代化進程有著巨大影響;因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而更契合發展中國家的現實需要,豐富了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因人類麵臨共同的地球生態危機而為全球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提供了新方案。
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表示,中國成功的背後是中國現代化模式的成功。首先,中國現代化模式堅持“實事求是”,從事實中尋找真理,而不是從教條中尋求真理。其次,中國共產黨是領導現代化事業的“整體利益黨”,是一個代表人民整體利益的政黨,與西方模式下的“部分利益黨”截然不同。最後,中國共產黨在執政時注重了解“民意”,反映“民心”,在發展上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
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趙穗生表示,中國現代化模式強調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的統一,對發展中國家更具吸引力。此外,中國發展模式並不主動對外輸出,而是產生一種非常自然的感召力。西方國家在與發展中國家打交道時,往往有許多“前置條件”,中國則是主張價值中立,強調經濟上互利共贏。如今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已經意識到,中國現代化模式是成功的發展模式,值得仿效。
巴基斯坦巴中學會執行主任穆斯塔法ⷦ賽義德表示,理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式現代化。例如“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多邊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都體現了多邊主義,其主張的是國際合作,而不是惡性競爭和零和博弈。各國應當通力協作,反對單邊主義、以鄰為壑的做法。“中國的發展模式是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榜樣,我們非常希望能夠以這種模式繁榮發展下去。”賽義德說。
會上,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發布《從關鍵詞讀懂中國式現代化》和《從關鍵詞讀懂全球發展倡議》中英文研究報告。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楊平表示,研究報告以國際化的表達方式,全麵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理念與全球發展倡議的內涵特征、中國實踐與世界意義,希望為國際社會深入理解新時代中國的現代化理念與發展思想提供參考借鑒,為各國人民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貢獻中國智慧。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